这几个省市的简称也该改一改了:“京”更名为“燕”、 “贵”更名为“黔”、 “新”更名为“疆”、 “川”更名为“蜀”
自首篇省的简称更名建议文章推出后(建议“琼”改为“海”、 “黑”改为“龙”、“鄂”改为“楚”、“赣”改为“江”),得到不少网友的好评点赞,大家也在评论区纷纷指出应该更名的简称不只是那三个省。应广大网友之邀,继续推出省市简称的续篇。
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一个省的重要品牌形象和无形资产,简称要尽量力求大气、优雅、通俗、美好,不宜过于生僻,避免不良的谐音、误读等歧义。
1、北京的简称宜由“京”更名为“燕”。“京”只是首都的意思,缺乏北京本地的人文底蕴,六朝古都南京也带有京字。建议北京的简称更名为更有北京地域特色的“燕”。“燕”是古代北京的传统称谓。北京的前身是古代的燕国都城,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北京最有名的古代称谓就是燕京,中国近代最知名的大学就是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现在的校址包括未名湖和博雅塔都是燕大的遗迹。因此,用“燕”作为北京的简称更为贴切,更符合北京的人文地理底蕴。
2、贵州的简称宜由“贵”更名为“黔”。“黔”一直是贵州之前的传统简称。贵州东北部古代秦时属黔中郡、唐时属黔中道,所以简称为“黔”。另外,贵州境内有黔灵山、黔灵河,故简称“黔”。在古代,贵州省境内最大的河流乌江被叫做黔江,所以黔也就慢慢成为了贵州省的简称。鉴于“贵”字简称缺乏贵州的黔文化底蕴,且与广西的简称“桂”谐音,不易区别,建议该改回更有贵州人文底蕴的“黔”,并且与“钱”谐音,寓意吉利美好。
3、新疆的简称宜由“新”更名为“疆”。“新”字缺乏新疆的边疆文化特色,“疆”字则更能彰显边疆的意境,并且如今无论官方和民间都倾向于简称“疆”(如“富民兴疆”“依法治疆”等官方表述),提起“疆”字都能心领神会知道是指“新疆”。
4、四川的简称宜由“川”更名为“蜀”。“川”字已经不能准确指代四川,“四川”得名,多数认为是源于宋代的益州路(后改名成都府路,治成都)、梓州路(治三台)、利州路(治汉中)、夔州路(治奉节),合称“川峡四路”,又总称“四川路”。重庆从四川脱离出去后“四川”的名称早就不名副其实了,严格地讲,“四川”这个省名已经与现有行政区域不匹配了。“四川”自古以来称为“巴蜀”,简称“蜀”更富有地地道道的巴蜀味,也更尊重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传统。
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获得的纤维,天然纤维又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质纤维三种。像我们常看到衣服上商标注明的有,面料含有成份是百分之几的棉、石棉、木棉、亚麻、麻、罗布麻、羊毛、山羊绒、驼毛、兔毛、桑蚕丝等;化学纤维是指由人工加工制造成的纤维状物体,又可分人造纤维(就是再生纤维)和合成
被列为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服可以称得上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日本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穿着美丽和服的女子。看似很简单的和服,其实从每一个和服的配件,到腰带的系法都有着他的讲究。如果感兴趣还可以尝试穿一下日本的木屐,学习一下日本人走路的方式,绝对是一种不错的体验。看似简单的和服,其实它有很多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