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大,无奇不有,这世上,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未曾见过的。
就比如像下面这些不常见的海鲜,它们虽然长相奇特,味道却异常鲜美。那么,有见过、或者做过这些海鲜的朋友吗?
鹅颈藤壶
鹅颈藤壶是西班牙以及其他欧洲人都为之疯狂的美食,是一种顶级的海鲜食材,有“海洋里的火腿”之称。
这是一种生长在海边石缝中的贝类,一般很多个长在一起,长年不移动,靠吃水中的微生物生长。因为它太好吃,采摘量较大,所以现在数量比较少了。
在我国福建连江县周边海岛,当地人有种特殊的做法,做出来的鹅颈藤壶十分好吃,当地人又叫它做笔架。
鹅颈藤壶味道鲜甜,但吃的时候要不怕麻烦,因为鹅颈藤壶那根管子在新鲜的时候长度大约三四寸,但是煮熟后就缩水成一小点 ,剥起来还要花点小功夫。
鹅颈藤壶吃时可以就加点香料,然后大火快速蒸熟;吃的时候把爪状壳后面的粗糙管子拨开来,跟吃田螺一样吃露出来的那点肉。
鹅颈藤壶也可以清水氽汤鲜吃,其做法很简单,放点姜芽、盐,将水烧开,再放入藤壶烧开就可以了。其味道鲜美可口,无须再放味精,撒点葱花已足够。
岩蒜
岩蒜是一种长在岩石上的小海葵,是一种比海参还要好的海鲜,有海黄金之称。
岩蒜的吃法也有多种,最佳是和腌菜滚来吃,多酸的腌菜,只要和岩蒜一起混煮,那酸性就随着蒸汽散发殆尽,进入口内的全是鲜美和甜润,回味无穷。
另外,岩蒜炒年糕也是温岭一带的特色佳肴。
▲岩蒜炒年糕,糊糊的一坨,却十分鲜味。
爆炒岩蒜
1、首先,将大蒜、生姜切丁备用。蒜头和杭椒切段备用。
2、岩蒜洗净备用。
3、锅内水烧开,将岩蒜过水祛除腥味。
4、继而,锅内放入适量菜籽油和菜籽油三分之一的色拉油。
5、让油受热均匀。
6、待油煮热之后,放入蒜丁、姜丁和切段的蒜头煸炒。
7、将姜丁、蒜丁炒出香味。
8、把已过好水的岩蒜倒入炒出香味的锅中。
9、中火煸炒至汤汁金黄,加入少许开水和老酒继续煸炒。
10、等到锅内水有些收起后加入杭椒,中火煸炒至熟汤汁入味即可出锅。
11、完成。
沙蒜
岩蒜和沙蒜都是海葵,岩蒜固生在礁石上,故叫岩蒜,以此类推,沙蒜当然就生长在沙砾里了。
沙蒜学名叫星虫状海葵,呈青黄色,外形象蒜头,以吞食泥沙从中吸取营养物质,故全身满是泥沙。
这厮离不得海水,一离开水不出几分钟便软塌下来如一堆烂泥,一放进水中,则蠕动着圆桶形的身子。
在水里的时候它有鸭蛋那么大,做成鲜脆沙蒜汤以后,是那种浓缩了的精华,个头也缩小到春卷的一半。
沙蒜难熟,以煨吃为宜。用清水反复洗净后整个整个地放入砂罐中,加入黄酒、姜片、蒜头等,慢火煨熟,鲜美胜似鸡、鸭肫,风味独特。
海星
海星与海参、海胆同属棘皮动物,这种海鲜平时并不常见,在大多数厨师的眼里,海星就是一种干货、中药材,但其实利用好了,一样能烹饪出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干海星一般用来做汤,做法较为简单,只需把它泡开,洗净,与其它食材放在一起炖制即可。干海星制成的汤有良好的止咳平喘作用,可以用于人类气管炎的辅助治疗。
但也许很多厨师不知道,海星是可以鲜吃的,我们平时买到的干货,已经是被取走了海星籽的。
海星肉少,所以鲜吃一般都是食用雌性海星的卵,也就是海星籽。虽然海星籽不算起眼,但鲜尝起来那味道可媲美南澳海胆。
将蒸熟海星的五只腕剪下,其内深褐绿色的海星籽就显露出来,并透出淡淡的海鲜味道;再从其背部两边剪开,饱满的海星籽便“一览无遗”。
挑一小口入口,鲜甜且软中带实的质感,让人感叹世间竟有如此鲜味,再蘸点调制好的冰镇芥末汁,那更是美味无穷。
弹涂鱼
弹涂鱼又名跳跳鱼,能利用胸鳍和尾鳍在水面上、沙滩上和岩石上爬行或跳跃。每当退潮时,可以看到弹涂鱼在滩涂地方跳来跳去地玩耍和互相追逐。
弹涂鱼肉质鲜美细嫩,爽滑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因此有“海上人参”的美誉,特别是冬令时节,弹涂鱼肉肥腥轻,故又有“冬天跳鱼赛河鳗”的说法。
弹涂鱼烹调方法多样,可清炖、红烧、油炸、氽汤及制鱼干。中国宁波一带的人常以弹涂鱼配豆腐和笋片做汤,如加入火腿或香菇,其味更鲜美。
桃花虾
春季第一鲜,当属桃花虾。每年冬天,市场上卖的鱼虾都是冷冻的,因此正月里桃花虾一上市,就显得特别稀罕。
这种虾体型很小,看起来很不起眼,所以你肯定想象不到它的价格——200元/公斤。
桃花虾皮薄肉厚,大约长两三厘米,籽肉把薄薄的外壳胀得鼓鼓的,非常饱满,刚捕捞上来的时候虾体成透明色,煮熟后是桃红色的,蜷缩着一肚子的籽粒,口感特别鲜嫩肥美。
这是烟台小海味中的一种特产,用其烹制的传统名菜“金猴闹天宫”,味美汤鲜,清爽可口,而用于温拌、清炸、清炒、或配以应时菜蔬炒制,无不鲜美脆嫩。
虾怪
大连有一种奇特的海鲜——虾怪。这‘虾怪’实际上不是虾,也不是蟹,而是一种寄居蟹。
寄居蟹非常凶猛,常寄居在香螺壳内,它们找到香螺之后会先把螺肉吃掉,然后霸占人家的壳并占为己有,并且随着它们的长大,会更换不同的壳来寄居。
虽然寄居蟹的分布很广,从黄海到南方其它海域都有生存,但只有在大连市场上,虾怪才作为单独的品种来销售,在南方,甚至青岛这样的地方,都没有卖虾怪的。
春季是寄居蟹怀卵期间,所以那时也是虾怪最好吃、最肥的季节。此时虾肉质紧实,很劲道。除了大连人常吃的清蒸、水煮、椒盐风味,还可以和咖喱结合在一起制成“咖喱皇寄居蟹”,风味也非常独特。
海鞘
海鞘又称海中凤梨,因形状像凤梨而得称,中国山东沿海一带俗称海奶子。
海鞘、海参、海蜇被称为水产食品中三大低热量食品,其产季短、产量小,由于外层有较厚的纤维,所以要用刀剥开,方能食用。
生吃的海鞘味道甘甜,但有一定的苦涩味,海鞘肉可水煮或用卤汁卤,以减少苦涩味。
▲海鞘体积较小,但颜色鲜明很漂亮,凸起的部分高凸不平。
▲将海鞘凸起部分剪开,再用剪刀将皮剪开,将皮和肉分离,或者用手将皮肉分离也可以。
▲像细线一样的内脏剔除后,用水轻轻冲洗。
▲海鞘生拌后现吃非常好,放在冰箱里储存1-2天也可以。
文昌鱼
文昌鱼是福建厦门的名贵特产,俗名鳄鱼虫,又称蛞蝓鱼,体型很小,只有3—5 cm,说它是“鱼”,实际上并不是鱼,它是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动物,但更趋向于脊椎动物。
它们常常半截下身埋在沙中,仅以前端露出沙外摇摇摆摆,依赖水流带来浮游生物及硅藻、植物供它食用,它们主要吃海洋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比如轮虫、海藻、鱼肉碎屑等。
文昌鱼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占70%;而且碘的含量较高,能治疗甲状腺病。鲜品清津味美,干品更是名贵食品。
只是,商业性的捕捞也加速了文昌鱼资源的枯竭,文昌鱼现为中国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椰子蟹
椰子蟹其实也是一种寄居蟹,和很多寄居蟹不同,这货已经适应了在陆地上的生活,在水里待太久反而会被淹死。
椰子蟹体型硕大,体重可达到6千克,其外壳坚硬,有两只强壮有力的巨螯,还会爬树,尤其善于攀爬笔直的结有椰子的椰子树。而它们也可以用强壮的双螯剥开坚硬的椰子壳,然后吃掉里面的椰子果肉。
椰子蟹肉味鲜美,腹部脂肪多,营养丰富。尤其是它的腿,味道像龙虾的尾巴一样,加之又独具椰香味,因此在吃法上无论蒸、炖和煲汤等,味道均十分鲜美可口。而椰子蟹的膏,用来蒸水蛋则是一流,若用当归、红枣、圆肉配以炖汤,更被视为补身佳品。
但由于其美味,人类对其疯狂的猎捕以及自然栖息环境被破坏,椰子蟹在其栖息地已越来越难觅踪迹,已经成为面临绝迹的濒危动物。
北海沙蟹
北海沙蟹,又名和尚蟹、兵蟹、海珍珠。北海市的海边,沙蟹资源丰富,《舌尖2》里介绍的沙蟹汁,就是以此物制成。
把沙蟹放在盛有较清洁海水的桶里,用手轻洗沙蟹并多次换水,然后把沙蟹腹底的那块脐盖掀掉,或挤出脐底污物,再放进陶臼中杵碎或以搅拌机打碎,加入盐和白酒,最后倒入密封的玻璃瓶子中保存。
刚做好的沙蟹汁腥味较重,发酵才是制作的关键——将玻璃瓶放在太阳下晒一个小时发酵。然后将其放置1个月后,醇厚鲜香,味道最好。
沙蟹汁作为北海的特色调料,是当地人们必备的佐餐小食,其中蟹汁煲豆角和沙蟹汁蘸白斩鸡是最为经典的吃法。
榻榻米
在青岛海鲜中,有一种鲜味特别足的海鲜,它就是末货。
说起末货,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其实末货的真实学名叫白磷虾,俗称“纳米虾”,是一种很小很小的小虾,在市面上销售时,很多人都误认为它是虾酱,而末货是越小的越贵。
在青岛末货的食用方式有好多,生食、熟食、腌制......等。而上好的幼滑虾酱,就是以它为原材料,经过加盐发酵制作而成。发酵好的末货虾酱滋味鲜美,口感细腻,回味无穷,深受人们的喜爱。
新鲜的末货以白色为佳,随着上岸的时间延长,末货的颜色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成红褐色,这是它开始变质的原因。
新鲜色白的末货,人们大多以盐水煮食,用葱白挑之食用;色泽变红的,可以用作炒鸡蛋或者加盐腌制后发酵作为虾酱食用。
海沙子
海沙子,学名兰蛤,因其身体小,只有0.3厘米左右,并且口味鲜嫩,具有极高的保健营养价值,故又称为珍珠蛤、纳米蛤蜊。
不同于海瓜子,海沙子的体型还要小一些,其外壳很薄,捕捞后,渔民们多回家煮熟,去壳后才拿出去卖。但也因个头太小,所以去壳不易。
海沙子在吃法上有很多,可以凉拌,可以炖豆腐,还可以加入玉米面做糊糊。常见的有做成海沙子饼、加南瓜做成海沙子汤等。
而沿海居民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做汤,将拉瓜切成块状,加海沙子肉一起做汤,配上小米干饭,鲜美无比。
蚝艮
蚝艮、海沙子、末货以及泥蚂被称为胶州湾“四小海鲜”,是胶州湾的特产。其中蚝艮是一种小鱼,长四五厘米,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蚝艮鱼数量最多,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然而现在,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也未必认识。
蚝艮的数量非常少,所以很难被发现。据渔民透露,由于蚝艮的产量逐渐减少,因此价格是难以固定的,便宜时一斤七八十元,最贵时高达200元。除了数量少,捕捞也实属不易,运气好的时候几个小时能捕一斤,有时几乎捕不到。
正因为如此,它成了河套、红岛、上马一带的专属,河套当地人更是以此为豪。蚝艮拌韭菜,一个做法简单的菜,几乎成了河套海鲜的当家菜,正如当地人所说,吃这道菜不是吃鱼肉,吃的就是一个“鲜”。
墨鱼豆
墨鱼豆是一种海鲜,它有着圆滚滚的小脑袋,短短的触须,脑袋上还有米粒大小的眼睛,全身上下加起来只有一颗扣子大小,因此也被渔民称为“小扣”。
其实它的学名叫双喙耳乌贼,口味跟笔管差不多,很鲜美。
墨鱼豆常见的吃法就是搭配菠菜、茼蒿或者韭菜一起炒,这些都是很好的配料。炒的时候,连盐和味精都不用放,这样做出来的墨鱼豆原汁原味,最鲜美。也可以裹粉油炸,吃的时候蘸点椒盐,味道十分的好。
虎头蟹
虎头蟹是丹东特产,辽宁只有丹东一带的水域产这种螃蟹。其外形十分奇特,蟹壳上有两只眼睛,酷似两只老虎眼睛,全身呈黑黄相间的老虎花纹,所以见过虎头蟹的人都说是奇蟹。
因为虎头蟹在春季捕捞最为肥嫩,其味道以甜、香、鲜为主,被当地人称为海鲜中的极品。由于数量稀少,所以虎头蟹每斤的价格也从原来的几块钱涨到了100多元。
和其它的螃蟹比起来,虎头蟹的外壳更加的坚挺,因而在吃的时候可能要更费些功夫,但信任吃到里面的精髓之后,你会感到所有都不是什么难事了。
虎头蟹上桌时,红得娇艳欲滴,掰开后里面黄色的蟹黄和红色的蟹肉,引得你不得不立刻咬上一口,那个鲜味简直能鲜倒人,最后连汤都成了海鲜汤中的极品。
仙胎鱼
仙胎鱼是崂山独有的名贵鱼种,被称为“仙山第一鱼”,更是素有“崂山中华鲟”的美称。此鱼体侧扁,色青黄,长20厘米左右,产于白沙河及其涧溪中,游疾如矢,很难捕捉。
仙胎鱼最大的特点在于没有一般鱼类的腥味,而是闻起来有种宛如新鲜黄瓜一样的味道,沁人心脾,神清气爽。这是因为仙胎鱼背部有香腺,随着鱼变大,香味也会更浓。
仙胎鱼吃起来味道鲜美,带着一点黄瓜的清香,肉质细嫩,十分好吃。
但就是因为太还好吃了,人们过度捕捞,同时仙胎鱼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水域稍有污染便会死亡,造成仙胎鱼差点灭绝。
据统计2003年,专家调查发现整个崂山区域仙胎鱼还剩100条。
马鞭鱼
马鞭鱼,学名鳞烟管鱼,因为体型细长,形如马鞭,故名。
辨识马鞭鱼新不新鲜也很简单,就是看鱼的体表够不够红,因为马鞭鱼的体表红色,会随着不新鲜程度而慢慢变淡。
马鞭鱼为味美刺少的食用鱼,可食用部份只有鱼身中段,其油脂含量很高,但爱吃的人还算不少。其可以做生鱼片,可以烧烤,可以煮汤,可以煮面。
烧烤马鞭鱼:将马鞭鱼清理好之后,腌盐,晾晒一天;第二天,水份流尽,抹上海盐,用碳烤。
而这么肥的鱼用来蒸,也十分好吃,因为蒸过之后肉很紧实。
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获得的纤维,天然纤维又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质纤维三种。像我们常看到衣服上商标注明的有,面料含有成份是百分之几的棉、石棉、木棉、亚麻、麻、罗布麻、羊毛、山羊绒、驼毛、兔毛、桑蚕丝等;化学纤维是指由人工加工制造成的纤维状物体,又可分人造纤维(就是再生纤维)和合成
被列为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服可以称得上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日本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穿着美丽和服的女子。看似很简单的和服,其实从每一个和服的配件,到腰带的系法都有着他的讲究。如果感兴趣还可以尝试穿一下日本的木屐,学习一下日本人走路的方式,绝对是一种不错的体验。看似简单的和服,其实它有很多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