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位于扬子江板块边缘,靠东边的四川盆地基本位于扬子江板块内,而往西边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也就是滇青藏洋板块。也正是因为这两个板块的相互运动,因此才形成了现有的横断山脉。而在此区域,板块活动仍然活跃,因此处于扬子江板块在四川境内边缘部分地区也是地震频发,在这种情况下,四川境内就形成了多个地震频发区域,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盘点一下为哪几大区域。
1、宜宾泸州及周边地区
这一区域主要包括宜宾市、泸州市、自贡市、内江市等地区。在此区域地震的特点为发生频率高,但地震等级及破坏性较低,以今年的数据为例,3.0级以上地震宜宾市今年共发生了18次,内江市为4次、泸州市为2次,自贡市为1次,加起来达到了25次,占据了今年四川总地震发次数的44.64%。而在历史上,该地区也曾出现过较强地震活动,如2019年6月17日发生于宜宾市长宁县的6.0级地震,以及2021年9月16日发生于泸州市泸县的6.0级地震。
2、成都以西地区
成都以西地区就是扬子江板块的交界处,主要包括阿坝州东部、雅安市北部以及绵阳市西部地区,这一地区历史地震也是较为频繁的,2008年的汶川地震就发生于此地,但在今年,该地区地震次数较少,雅安市为最多的区域,今年一共发生了3次,绵阳地区也发生了两次,并且在这一区域内最近3年内所发生的强震次数较少,但如果以近十年的时间来看,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就发生于此地。
3、川西地区
这一地区主要为整个四川省的西部地带,主要包括甘孜州大部以及阿坝州西南部地区。从近几年的地震发生情况来看,该地区基本没有较为明显的地震过程,而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区域近段时间该板块并不活跃而导致的,但这并不代表该地区没有较强地震发生,相反,四川境内多次大地震过程就发生于此区域,在整个20世纪,该地区曾多次出现7.0级以上前震活动,包括1923年3月24日发生于四川炉霍、道孚一带的7.3级地震、1948年5月25日发生于四川理塘的7.3级地震、以及1973年2月6日发生于四川炉霍境内的7.6级地震。
以上就是四川地区最容易发生地震的三大区域,在这三大区域内,最近十年来也有多次较为强烈的地震发生,虽然在近段时间内,四川宜宾、内江等地区地震活动频繁,但其地壳内部能量存储并不多,因此在此区域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在川西地区,近三十年都没有较大地震活动发生,其发生频率远高于这两个区域。
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获得的纤维,天然纤维又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质纤维三种。像我们常看到衣服上商标注明的有,面料含有成份是百分之几的棉、石棉、木棉、亚麻、麻、罗布麻、羊毛、山羊绒、驼毛、兔毛、桑蚕丝等;化学纤维是指由人工加工制造成的纤维状物体,又可分人造纤维(就是再生纤维)和合成
被列为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服可以称得上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日本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穿着美丽和服的女子。看似很简单的和服,其实从每一个和服的配件,到腰带的系法都有着他的讲究。如果感兴趣还可以尝试穿一下日本的木屐,学习一下日本人走路的方式,绝对是一种不错的体验。看似简单的和服,其实它有很多分类,